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五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对今后五年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再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递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的改革最强音。
为此,作为党员干部理应走在改革的最前列,以强烈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和群众意识,积极并坚决拥护、支持、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洪流。
以大局意识平衡改革利益。改革的实际就是自我革新,而在实际中推动改革者往往就是改革对象,也就是推动改革者要自己否定自己。由此,改革必定会触及到推动改革者的自身利益。如果在权衡改革带来的利益得失时,推动改革者心里只有自己,对待改革的态度是“有利则行,无利则免”,那改革必定失败。因此,改革要改出成效,作为推动改革的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舍我其谁的大局意识,始终要把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之上,坚决从全局、大局出发,谋划改革、推动改革、落实改革。
以担当意识克服改革阻力。改革的过程就是啃硬骨头,而且改革越深入,“骨头”越硬,越难啃。改革“深水区”里要么是那些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改革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么是多方利益纠缠、社会矛盾集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以上两类问题牵涉对象广,需要平衡的利益群体就多,改革阻力也就更大。面对强大的阻力,如果总是畏首畏脚,左顾右盼,硬骨头永远啃不下来。只有拿出勇于担当士气和敢于担当的魄力,“甩开膀子”、“撸起袖子”,攻坚克难,动真碰硬,真抓实干,改革才能一改到底。
以群众意识指引改革方向。“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改革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离开了群众的改革注定失败。顺民意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改革,得民心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要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改革的努力方向,把群众的所盼、所望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紧盯“最后一公里”,重点聚焦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出行、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以改革解民忧,以改革增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南海区委组织部第一党支部 杨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