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考试季。随着高考、中考放榜,一些地方的谢师宴开始甚嚣尘上,再度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为此,有些地方提前打“预防针”,禁止教师参加谢师宴。
谢师宴并非今天才有,唐代就有“鹿鸣宴”,宋代更有“琼林宴”,到元明清有“恩荣宴”,这些都是官方或朝廷为祝贺科考高中即将踏入仕途的学子而设,以示崇文重教之意。今天的谢师宴,是考生为感谢师恩而设的私人宴请。苦读12载,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凝结了多少良师的心血和汗水,如今金榜题名,感谢老师培育之恩,叙叙师生情谊,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可不知何时起,谢师宴悄悄变味了,开始沾染上铜臭味,陷入了攀比风,甚至成为一些人敛财的工具。一些公职人员利用给孩子举办谢师宴、升学宴之机,大肆收受同事、下属的红包;一些老师不满足于简单吃饭,而是或明或暗索取家长的真金白银或贵重物品。
师生之情,原本是圣洁、超脱、纯粹的情感,可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谢师宴中,这份美好感情荡然无存,沦为酒肉之交乃至肮脏的利益交换。
“八项规定”疾风劲吹,节俭清正之风正在形成,奢靡铺张之风如过街老鼠。佛山2014年在全省率先开通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信息管理系统,严控党员领导干部宴请规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如此情景下,陷入物欲漩涡的谢师宴如果愈演愈烈,显然是与当下形势格格不入的。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主动抵制流于庸俗甚至腐败的谢师宴。
其实,谢师何必设宴?一本书、一支笔、一张贺卡,一颗绿植,足矣,既清新雅致又意味绵长,正切合师生君子之交的高雅坦荡。而老师更应以身作则,主动拒绝谢师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教书匠,更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坦荡正直的人格。
拒绝暗流涌动的谢师宴,拒绝随波逐流的市侩庸俗,师生之情因纯粹而美好,这样一种关系将会教育和引导社会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