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谈话,是指在“立案审查”时期的谈话,是执纪审查人员依照程序通过言词方式对“被审查人”和“相关人员”调查其涉嫌严重违纪案件事实的行为。审查谈话,不同于“谈话函询”的谈话,不同于“初步核实”的谈话,也不同于立案后的“调查谈话”。审查谈话必须由两名以上执纪人员共同进行,应当全程录音录像,审查谈话的对象称为“被审查人”及其“相关人员”。
《工作规则》对执纪审查提出新理念、新要求,其中关于“谈话”的要求共出现39次,而关于“审查谈话”的要求共有5次。
审查谈话是每个严重违纪案件都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调查行为,它对于整个案件的成案、事实认定以及快查快结,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审查谈话突破能力历来是判断执纪审查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纪检机关要严格落实《工作规则》相关要求开展审查谈话,确保“立案审查”环节工作的质效。
以扎实的初核作基础
《工作规则》对初核没有明确的时限要求。一般认为,同个案件在同样有效的工作情况下,初核时间与谈话突破时间成反比,初核的时间长,审查谈话突破的时间就会短;初核质量高,立案突破就快。当然,这并不是说初核时间越长取得的证据和信息越多,因为初核时间越长,涉案信息保密的风险性就越大。案件的初核是审查谈话的基础,初核要尽量把工作做到圆满,做到不接触被审查人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地步。这是因为,初核基础工作不扎实,就不能立案,更无法走到执纪审查阶段。
立案审查后,审查组要在初核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审查谈话方案,由执纪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人报送纪检机关相关负责人研究确定。一般来说,被审查人普遍有侥幸心理,谎言较为常见,他们往往以此来试探组织掌握证据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扎实的初核基础,审查谈话时就能够当场予以揭穿,打消其对抗的心理。对此,审查谈话人员要认真研究初核取得的案件材料,要有解剖麻雀的精神,把信访反映的问题线索及前期初核中已查明的违纪问题掌握透彻,切忌毫无准备、仓促上阵。
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谈通透
《工作规则》第三十条第二款指出:“审查期间对被审查人以同志相称,安排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理想信念宗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深刻反省、认识错误、交代问题,写出忏悔和反思材料。”这是审查谈话的指导思想。
审查谈话,要再三向被审查人传达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贯方针。这样做,一是让被审查人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纪律审查的过程首先是思想改造的过程”,通过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唤起激情燃烧的岁月,找回初心。二是让被审查人明白理解“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相关政策,谈话人员要以违纪事实为依据、党纪党规条文为准绳,运用党言党语、纪言纪语,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使违纪党员积极配合调查。三是讲清楚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义以及各种形态相互转化的要件,特别是“四种形态”是为贯彻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提供政策支持,促使被审查人向党坦诚交心,主动向组织讲清问题。
解读党的政策需要鲜活的方式方法,审查谈话不是聊天,谈话要体现政策的感召力和思想的感染力,同时,谈话更要直戳要害,针对被审查人的心理,对症下药,情理兼备,促使被审查人建立新的思想认识体系,促其知错认错悔过。
体现审查谈话的思想政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惩治腐败,密集出台的党内法规制度、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以及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的压倒性态势,都是在给当下被审查人进行严肃的形势教育,同时也为审查谈话营造了良好氛围。对此,审查谈话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形成主动态势,掌握谈话主动权。当然,谈话要讲究谋略,把初核掌握的证据用在关键地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被审查人认识到他的违纪事实已被组织掌握,越不交代就会越陷入被动。
审查谈话是对违纪行为的确认,要始终用纪言纪语交流表述。纪言纪语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专业话”“行内话”。审查谈话过程中,无论是阐释条文,还是辨析事实,都要以违纪事实为依据、党纪党规条文为准绳,说纪言纪语。要把握对“关键少数”“关键时间节点”的要求,尤其是将是否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是否存在“七个有之”等问题作为审查谈话的重点。要通过谈话使被审查对象明白自己的违纪行为对党纪产生的破坏性,如不如实申报个人重大事项的实质就是对党不忠诚;被组织调查后转移藏匿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就是对抗组织调查,属于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等。
做好审查谈话工作,还要求审查人员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审查人员要一身正气,谈话要充满正义感,态度既严肃又诚恳,形象威严但又懂得尊重他人。谈话人员与被审查人朝夕相处,建立基本信任是最基础的工作。谈话人员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准、把握政策能力,都要让被审查人感觉心服口服。要想在审查谈话中谈出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这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寻找答案和办法,需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规党纪了然于胸,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运用。
(吴国辉 作者单位:福建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