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代嘉靖年间,高明县西安区范洲村有一位名叫谭木戚的人。他愤世嫉邪,怀着一副侠义心肠。当时,他眼看着那些贪官污吏,横征暴殓,心里非常愤恨,但考虑到自己赤手空拳,无法拯民于水火。于是,他决心学点法术,为老百姓出口气。
他离乡别井,背上干粮,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武当山。主持武当的一位老道士见他诚心学艺,便把他收留下来。
冬去春来,眨眼过了五年。谭木戚勤学好问,学到了一身好法术,便辞别师傅回乡了。
回到家乡的第二年,遇上百年未见的大旱,赤地千里,田地龟裂,禾苗因久旱而变得枯黄。老百姓心急如焚,但束手无策。
县太爷也担心百姓失收后无法征粮,心焦苦恼。他冥思苦想,得出“妙计”,决定“为民请命,派捐求雨”,企图从中刮回一笔。于是,召来各地的地主乡绅,商议解决。
木戚得知此事,心想:“这个贪得无厌的知县,打的如意算盘倒巧妙呀,我要利用这个机会来整治他一下。”他主意拿定,便整理行装,对乡亲们叮嘱一番,从范洲村来到县城,在一间小客栈住下来。
第二天,木戚手举布招,上书“有雨出卖”四个字,穿街过巷,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这事很快传到县官耳里,他忙吩咐快请那道士进来。
县官问: “大师是何方道士?”
“贫道乃范洲村谭木戚也。”
“哦!是木戚大法师,久仰久仰。本官正欲派人相请,岂料,不请自来,今日大师亲临县城卖雨,确实方便了本官。如今,本官想买几寸雨水,救救枯苗,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当效犬马之劳”
“请问大师要多少酬劳。”
木戚坦然道:“不敢不敢,我只要一牛角谷,”接着指指公堂上的令板: “和一令板遮阴处之田足矣。”
县官听了,十分高兴,心里暗暗发笑: “真是个苦行僧疯道士。金银财帛不要,却只要一牛角谷,一令板大的土地。便得意洋洋地对木戚说: ”久仰大师一向行善为怀,不计报酬,下官当然答允。“
木戚说:“大人,口讲无凭,还是立字为据好。”
“好,好!”县官边应边叫来县丞,立即写了一张凭据,对县官说: “请大人差人在衙门左面的草坪上建一座三米高的祭坛,上面放一块大石头。后天,贫道就登坛求雨。”
县官一口应承。
那天,烈日当空,万里无云,天气热得烘人。这时祭坛的周围已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老百姓。
肥胖的县官带着夫人和几个地主乡绅来到祭坛的最前面,后面站着一班衙差。
谭木戚沐浴更衣,穿上道袍,披发仗剑,登上祭坛。先焚香三拜,然后手舞宝剑,作起法来…………
一个时辰过去了,天空还是原来的样子。太阳晒得人们汗流浃背。
县官急了,正想移步上坛。谭木戚一拂袍袖,走下坛来,与县官打个照面。木戚突然惊讶地说: “唉!大人穿着这套官服!?”接着合掌闭眼,连说两句:“善哉!善哉!”
县官莫名其妙地说: “大法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恕贫道冒犯尊严。大人穿的官服,审理过民间冤情假案,伤害过黎民百姓,有辱神心,怪不得一个时辰过去,天还不降雨。”
县官本来就被太阳晒得浑身是汗,现在又被木戚揭老底,冷汗夹热汗,一齐掉下也,但他还是“死鸡撑硬脚”,气呼呼地说:“本官不辞劳苦,为民求雨,此乃出于父母之心,何故上天不鉴微衷!?”
“请大人少说废话,否则贫道更难说情。”木戚显得很不满意地说。那县官慌了手脚,频频躬腰:“是,是,请大法师指点。”
谭木戚直截了当地说:“大人必须沐浴更衣,以表虔诚之心……”
县太爷忙说:“遵命,遵命。”于是立即叫来衙差,护送夫人回府拿新衣。
木戚立即拦住说:“大人,这也不妥。大人的新衣,肯定未经沐浴斋戒而裁成,诚恐亵渎神明,上天不肯降雨。况且那班乡绅又何来新衣更换?”
“劳大法师指点指点!”县官毕恭毕敬地说。
“我住的客店里,备有几套用纸做的衣服,倘若大人要表明诚心,就委屈大人穿上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谭木戚耍出了这一招,那县太爷感到非常意外,不停地眨着那对三角眼,久久说不出话来。他翻来复去思索着:“自己身为父母官,穿上纸衣,岂不大失体统;倘若不应承,一旦求不到雨,这罪责就会推到本官身上。谭木戚呀,谭木戚,一个时辰过去了,你都求不出雨来,你究竟有没有这么大的法术呀?!唔!
如今你有意刁难本官,你是否想使出脱身计?!好,我就答应你,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如果你求不到雨,我就把你……“于是对木戚说: ”本官从命就是……。“
县官与他夫人和众乡绅回衙沐浴后,穿着纸衣纸裤,也诚惶诚恐地跟着谭木戚一道登坛。
谭木戚重新焚香,向天祈祷,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从袍袖内取出几条玉笋,向大石击去,玉笋竟然插入石中。霎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从天泻下。老百姓站在暴雨中,高兴得手舞足蹈。
穿着纸衣纸裤的县官和大小乡绅,初时被雨水一淋,纸衣纸裤还贴在身上。这时,只见谭木戚一挥宝剑吆喝道: “贪官污吏者,杀!”
县官和众乡绅经不住木戚的一声吆喝,早已筛起糠来。这时,纸衣纸裤也被雨淋得湿个通透,一块块的掉下业,一个个就象刮净了毛的肥猪,瘫在地上。看到这班贪官污吏的狼狈相,老百姓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谭木戚停止作法,顿时,乌云四散,睛空万里。县官回到衙里,第二天便病倒了。不知是禁不住风雨的吹打,还是因为被羞辱后抑郁成病。
事后次日,谭木戚来到县城找县官要回“酬劳”,县官只好扶病而出。不等谭木戚开口,就象只斗败公鸡似的无呆奈何地说:“就为那一牛角谷子和一令板田地吗?”
谭木戚回答:“正是,老爷。”
“来人,”那县官有气无力地吩咐县丞说:“你找一只牛角,到粮仓去给大法师量一牛角谷子吧。”
县丞拿来牛角,就请木戚一起到粮仓去。
到了粮仓,谭木戚使个法,把牛角变成了通天长虹,直通到范洲村各家各户的瓦面。衙役一斗斗地将谷倒进牛角,便怎么也盛不满。原来,范洲村的老百姓们都遵照谭木戚吩咐,将天窗打开,那一斗斗的谷,都通过通天长虹,送到范洲村的各家各户了。
差役看到这种情景,立即回衙报讯。县官一听,顾不得有病在身,马上来到仓库一看,整个粮仓的谷都不见了,气得暴跳如雷。
谭木戚见到县官,不慌不忙地说:“大人,一牛角谷取了,但还有一令板遮阴的田呀”县官肺都气炸了,下令差役把木戚拿下。谭木戚镇静地说:“且慢!大人,我们是立了字据的,难道你忘记了吗?”
县官还想诡辨,但一想到谭木戚有这么大的法术,不禁有些害怕,只好叫衙役将令板拿来。
木戚说:“大人,贫道是范洲人,田当然要范洲田。想请大人屈驾到范洲一行。”那县官听到木戚这么说,不知怎的,竟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木戚乘机对衙役说:“大人有命,立即备轿前往。”
县官无可奈何地坐上轿,随着木戚等人,一同直奔范洲村。
到了范洲地界,木戚和县官下了轿。谭木戚接过县官的令板,把它抛向天空,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令板越变越大,竟把大片田遮住了。谭木戚说:“所遮之处,便是我的,怎样?”县官无奈,慑于木戚的法力,不敢不从。他垂着头,有气无力地说:“是你的。”
谭木戚把那一大片田,分给本村的贫基农民。从此,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依靠,地主乡绅也不敢妄白欺压老百姓了。
百姓们为了纪念谭木戚,给他建了一座庙,取名“谭真人庙”。可惜,在十年浩动期间被人拆毁了。然而,谭木戚的故事,到今仍广为流传。
——《佛山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