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一篇名为《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引起热烈反响。特别是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引发了关于“为什么而入党”的讨论。多数青年表示,为主义、为理想、为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也有人说,“是被身边人的事迹所感染,所以想入党”。
入党,是“为主义”还是“学好人”,既事关“动机”“目的”,也事关“党员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党员”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无论是谁,既然选择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就不能仅仅心怀“向身边好人学习”的朴素感情,而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觉悟,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作为毕生追求。
有的青年之所以不是“为主义”而入党,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太渺茫。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正上大学的儿子在家聊起共产主义。儿子问:“你能告诉我共产主义什么时候能实现吗?”父亲说:“不知道。”儿子又问:“那你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实现?”父亲说:“不能。”儿子接着问:“那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父亲说:“你看不到,你儿子看不到,可能你儿子的儿子还看不到。”儿子听后,回了一句:“那还追个什么劲啊?”
因为当下“看不到”,所以陷入“怀疑论”、打了“退堂鼓”,这样的情形不仅在青年中有,在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由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是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的一种表现,好像这个东西太遥远,我们也拿不准,所以就不愿提及了。”
纵观人类发展史,多少曾被视为“空想”的伟大梦想,就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追求,一点点逼近,一步步实现的。如,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暗物质论”,当时没人相信。暗物质是否存在,在20世纪初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也没有办法得到证明。但因为一时没法证明,就否定暗物质的存在,显然是短视行为。21世纪初,暗物质被发现,“暗物质论”被证明是伟大理论。同理,共产主义能否实现,过去和现在的“不能”也只是暂时的,中国有句老话,“事在人为”,只要出发,终将抵达。
今年春天,一首《马克思是个90后》歌曲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作者在歌曲中描绘的“像叶孤舟行在山丘,那样的为真理争斗”的情怀,点燃了许多人“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的激情。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的90后女孩,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客观的真理,把马克思作为时代的偶像,说明在新一代青年身上传承了信仰的基因。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定的信仰能够产生无坚不摧的力量。90多年前,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今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依旧离不开“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只有坚定信仰,才能提起“精气神”,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迎接前进路上的严峻挑战,美好蓝图才能变成现实。(完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