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豪华场馆、“国际大师”设计频现;在农村,村史陈列、入村牌坊林立……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城建“贪大求洋”、乡村造“大景观”的现象,他们打着美化城乡的旗号大建“形象工程”,给当地党政形象、财政运行、民生需求和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值得警惕。
很长一段时间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备受诟病。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四风”的高压下,此类现象虽大大减少,但反弹和变样的问题依然存在。党政机关的豪华楼堂馆所少了,但个别地方耗资上百万、上亿元的公共场馆多了;违背农民意愿的项目少了,但脱离实际的观赏性工程多了。不可否认,一些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让城乡环境文化气息、传统味道十足,但有些并非急百姓之所急,也没有量力而行,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规律。
有些工程的投入从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可服务的只有有限的人群,使财政资金利用率较低,是否形成了一种“决策浪费”?更有甚者,干旱缺水的地方为何要兴建人工大水面?为何要在市中心修大湖、建栈道,而不把钱用在扶贫上?有地方干部将之比喻为“盲目贷款买名牌”,“本想留下好名声,最后造成烂摊子”。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无视群众需求,“拍脑袋”决策,让本来大有可为的财政资金不得不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买单,着实成了“劳民工程”,甚至“伤民工程”。
不管是“瞎决策”还是“乱建设”,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形式主义的变种,更是反“四风”的重要方面。最近,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尤其是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因此,少点表面文章、摆花架子,多点为民为公、科学决策,需要用制度给“形象工程”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从倾听民意到制定标准,从严格把关到加强监管,任何一项重大工程既不能急功近利又应该稳扎稳打,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只有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建设,只有切实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建设,才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形象事无小事。无论是工程形象,还是政府形象都关乎“面子”,但更要重在“里子”。因此,各地应该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手段,让“形象工程”无处藏身;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头转变作风、科学决策,形成“头雁效应”。唯如此,才能以好的作风和状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