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大早被堂弟的电话吵醒。每年这个季节,堂弟都会来个电话,让我回老家观赏荷花。
老家的房子边上有个荷塘,虽然不大,却有些历史。听奶奶说,她13岁嫁过来时,荷塘就已经存在,是在我爷爷的爷爷手上挖的。到了我爷爷手上,他又在池塘的东侧建了个小亭子,取名为“观莲亭”。
荷塘伴随着我的童年,观莲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最喜欢的事,莫过于夏日的傍晚,在观莲亭吹着微风,看着整池的荷花随风起舞,一边听雨声、蛙声一片,一边听奶奶讲动人的故事。
奶奶没上过什么学,听邻里街坊们说,小时候她很爱听大人们讲故事,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听过的故事,她都牢记于心,并能转述得有声有色。我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精忠报国的岳鹏举、抗倭英雄戚继光……
而今,奶奶已不在人世,但她与我在观莲亭上的两次交流情景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
记得高考复习阶段,在观莲亭上我对着满池的莲花,不由自主地诵读起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雅境界。这时,奶奶送点心过来,看我读得那么陶醉,好奇地让我把文章的意思解释给她听。她一边仔细地听,一边频频点头认同。待我解释完毕,她拉过我的手说:“莲花也是我最喜欢的,你看它们成长在淤泥中,却能不受污染,依然保持洁白干净,这是为什么?”看我没有回答,她接着说,“我没什么文化,不懂得个中原因,但我认为这应该是莲的本性,做人也应当如此——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她说的,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最好解释吗?
最后一次与奶奶上观莲亭是今年四月份。那时奶奶病得很重,行动已极为不便。应她的要求,我把她搀扶到观莲亭。站在观莲亭上,她疲惫的身躯偎依着我,无力的双眼始终没离开过荷塘。她微微抬起那只早已干瘪的手,指着荷塘里新长出的几片零星绿叶,脸上略显欣慰地说:“前些年,你父亲想把这池塘填了盖新楼房给我住,我没答应。嫁到咱们林家后,这荷塘就一直陪伴着我,真舍不得啊!”奶奶的双眼盈着泪花,说话很是吃力,讲一句都得歇上一会儿,然而我却能感受到她握我的双手更加紧了。她缓了缓气后接着说,“留给我的时日已经不多,该是与荷塘话别的时候了……”那一刻,我发现奶奶凝视荷塘的眼神十分坚定,双手异常有力。
回到老家,一下车,我和妻儿就直奔观莲亭。临近荷塘,一阵荷香扑鼻而来,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满池的绿,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洁白的莲花在圆盘之间冒出来,几只蜻蜓时而点水,时而亲吻花朵,时而在莲叶间追逐嬉戏。一阵微风吹过,满池荷花随风飘动,宛若身着绿裙翩翩起舞的仙子。我深深陶醉于眼前的美景,奶奶最后一次在观莲亭上吃力的话语、坚定的眼神、有力的双手,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
“爸,你看这洁白如雪的荷花生长在淤泥中,为什么能不带污浊?”孩子的问话,把我拉回了现实。“这叫‘出淤泥而不染’,是莲花的固有本性。它一生洁净高雅,做人也应当如此——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儿子听了,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孩子的点头,让我倍感欣慰,而我握孩子的手也不自觉地越发紧起来。就像当初奶奶异常有力地握住我的手时的情景一样,我想,这样的握手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家风的传承,一种爱的传承。
回家的路上,我和孩子约定,以后每年荷花盛开的时候,都要带他到观莲亭看看莲花,让他听听那些我曾听过的故事。(林生腾)